[toc]

Markdown语法

分级语法

  • 一级分级语法

    1
    # 一级标题
  • 二级分级语法

    1
    ## 二级标题
  • 分层语法

    1
    - tab
  • 递增分层语法

    1
    tab
  • 缩进分层语法

    1
    Shift+tab

字体编辑

  • 无敌暴龙战士

    1
    <font color="#00FFFF">**`无敌暴龙战士`**</font>
  • Linux

    1
    `正文内容`
  • 一起来学习Linux

    1
    <font color="green">一起来学习`Linux`吧</font>
  • 加粗字体

    1
    **加粗字体**
  • 倾斜字体

    1
    *倾斜字体*
  • 加粗倾斜字体

    1
    ***加粗倾斜字体***
  • 下划线字体

    1
    <u>下划线字体</u>
    1
    -空格[x]空格 
  • 删除

    1
    ~~删除~~

代码框

  • 创建代码框语法

    1
    ```bash回车

排版

  • 创建表格框语法

    1
    |  |  |
  • 自动排序语法

    1
    ctrl+shift+[
  • 分割语法

    1
    ---+回车
  • 分段排版语法

    1
    shift+>
  • 示例:

无敌暴龙战士

超链接

  • 超链接地址语法

    1
    [文本内容](网址链接)
  • 超链接图片语法

    1
    ![图片](图片地址链接)
  • 示例

百度

图片

Bash Shell命令

命令快捷键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Ctrl + a    #光标跳转至正在输入的命令行的首部
Ctrl + e #光标跳转至正在输入的命令行的尾部
Ctrl + w #按照空格来删除bash内容
Ctrl + c #终止前台运行的程序
Ctrl + d #在shell中,ctrl-d表示退出当前shell。(logout、exit)
Ctrl + z #将任务暂停,挂至后台
Ctrl + l #清屏,和clear命令等效。
Ctrl + k #删除从光标到行末的所有字符
Ctrl + u #删除从光标到行首的所有字符
Ctrl + r #搜索历史命令, 利用关键字
Ctrl + s #锁屏
Ctrl + q #解锁
Ctrl + 左右 #按照单词快速跳转光标(Xshell提供的)
ESC + . #获取最后的指令

查看历史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# 选项:
-w # 保存命令历史到文件 write
-c # 清空命令历史记录,不会清空文件 clear
-d # 删除命令历史的第N行 delete
!! # 执行上一条命令
!命令 # 执行上一条'输入命令'相关命令
!数字 # 执行历史命令中的第'输入数字'条命令

# PS:
历史命令会进行修改的

ls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# ls命令用来显示目标列表

# 语法结构
ls 选项

# 选项
-a # 查看目录下的所有文件,包括隐藏文件
-l # 以长格式的方式显示文件的详细内容
-h # 以人性化的方式显示内容,配合-l使用
-d # 只列出目录名,不列出目录以下的内容
-t # 按修改时间进行排序
-i # 显示文件的inode(该文件在该分区的一个编号)
-r # 倒叙

获取命令帮助

1
2
3
4
5
6
# 语法格式
## 方案一
man 命令

## 方案二
命令 --help

链接文件

软链接

1
2
3
4
5
6
7
8
9
10
# 软链接(符号链接soft link或symbolic link)
软链接相当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,软链接文件会将inode指向源文件的block

# 当我们访问这个软链接文件时,其实就是在访问源文件的本身。
1.当我们对一个文件创建多个软链接时,其实就是多个inode指向同一个block。
2.当我们删除软链接文件时,其实只是删除了一个inode的指向,并不会对源文件造成影响。
3.如果我们删除的是源文件,那么该文件的所有软链接文件都会失效。

# 创建软连接:
ln -s 文件名 创建路径

硬链接

1
2
3
4
5
6
# 硬链接(hard link)
若一个inode号对应多个文件名,则称这些文件为硬链接。
换句话说,硬链接就是同一个文件使用了多个别名

# 创建硬链接:
ln 文件名 创建路径

硬链接与软链接的区别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# 创建命令不同
软链接:ln -s
硬链接:ln
# inode号不同
软链接:链接文件和源文件inode号不一样
硬链接:链接文件和源文件inode号一样
# 删除源文件
软链接:受到影响,并且链接文件失效
硬链接:不受影响,链接文件正常使用
# 给目录创建链接
软链接:可以创建
硬链接:不能创建
# 跨分区创建
软链接:可以跨分区创建
硬链接:不能跨分区创建

文档管理命令

tree(树状展示文档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 以树状的形式,显示目录和文件
# 需安装此程序
yum install -y tree

#语法结构:
tree 选项 路径

# 常用语法:
tree 路径 # 展开路径下的目录和文件
tree -L nukber 路径 # 查看指定层级的目录
tree -d 路径 # 只查看目录不查看文件

cd(切换目录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 切换目录(change directory)

# 语法结构:
cd 路径

# 选项:
cd /xxx/ # 切换到指定路径
cd . # 用户当前目录一般在拷贝、移动情况下使用
cd .. # 切换到当前目录的上级目录
cd ~ # 以上两个命令相同,切换至当前用户的家目录
cd - # 切换上次所在的目录

mkdir(创建目录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# 创建目录(make directory)

# 语法结构:
mkdir 选项 路径

# 常用语法:
mkdir -m # 创建目录并分配权限
mkdir -p # 递归创建目录(多级目录)
mkdir -v # 创建目录并展示命令执行过程

# 一个命令在多个不同级路劲下创建目录
mkdir -pv /{home/{zls/test{1..2},oldboy/test1},tmp/old{boy,girl},root/{abc,test/test{1..2}},backup}

# ps
1.`创建相同的目录会报错`

touch(创建文件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# 创建文件(touch)

# 语法结构:
touch 路径

# 以上一个命令创建多个文件
touch /home/file1 file2 file3 file4
touch /home/file{1,2,3,4}
touch /home/file{1..4}

# ps
1.文件`必须要创建在存在的目录中`
2.和创建目录不同的是,`创建相同的文件不会报错`
3.创建相同的文件,源文件内容不会被覆盖
4.在Linux当中一切皆文件

cp(复制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# 复制(copy)

# 语法结构
cp 选项 源文件 目标路径

# 常用语法
cp -p # 保持文件原有属性进行复制
cp -r # 递归复制目录(多级目录)
cp -a(-a=-rp) # 递归复制目录(多级目录)并保存文件原有属性
cp -v # 显示命令执行中的过程
cp -i # 安全机制,当文件名或目录名重复时,会提示是否覆盖(默认开启别名)

# 不建议使用
cp -t # 将"源文件"和"目标路径"互换位置

mv(移动)

1
2
3
4
5
6
7
8
9
10
# 移动(move)

# 语法结构
mv 选项 源文件 目标路径

# 常用语法
mv -i /x/x /xx # 安全机制,如果文件名或目录名重复,会提示是否覆盖(默认开启别名)

# 不使用
mv -t /x/x /xx # 将目标文件与源文件语法位置互换

rm(删除)

1
2
3
4
5
6
7
8
9
10
# 删除(remove)

#语法结构
rm 选项 路径

# 常用语法
rm -f # 强制删除,忽略不存在的文件,不提示确认 force
rm -r # 递归删除目录及内容 recursive
rm -v # 显示命令执行中的过程
rm -i # 安全机制,在删除前会提示确认(默认开启别名)

磁盘管理命令

mount(挂载)

1
2
3
4
5
6
7
8
# mount(将磁盘挂载到指定路径)

# 语法格式
mount 磁盘路径 挂载路径

# 常用语法
df -h
mount /dev/cdrom /mnt

添加磁盘的步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 查看磁盘
fdisk -l

# 分区
fdisk /dev/sdb

# 格式化
mkfs.xfs /dev/sdb1

# 挂载
blkid /dev/sbd1

文件查看命令

cat(查看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# 查看文件内容(cat)
# 将[文件]或'标准输入'组合输出到'标准输出'。

#语法结构
cat 选项 文件路径

#常用语法
cat -n # 显示行号 number
cat -E # 在每行结束处显示"$" show-ends
cat -e(-vE) # 等于-vE相同(中文不显示)
cat -T # 将跳格字符显示为^I show-tabs
cat -t(-vT) # 与-vT相同(中文不显示)
cat -A(-vTE) # 等于-vET,结尾处显示'$',跳格字符显示为^I show-all
cat >> xxx <<EOF # 追加数据

more(查阅)

1
2
3
4
5
6
7
8
# 查阅文件(more)

# 语法结构
more 文件路径

#常用语法
回车 # 翻阅下一行
空格 # 翻阅下一页

less(详细查阅文件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# 查阅文件(less)

# 语法结构
less 文件路径

#常用语法
回车 # 翻阅下一行
空格 # 翻译下一页
/关键字 # 搜索关键字
- n # 往下翻阅下一个关键字
- N # 网上翻阅上一个关键字
g # 回到首页
G # 到最后一页

head(查看文件头部)

1
2
3
4
5
6
7
8
9
10
# 查看文件头部(head)
## 默认查看文件前10行

# 语法结构
head 选项 文件路径

# 选项
head 文件路径 # 查看文件'xx'前10行
head -n 5 文件路径 # 查看文件'xx'前5行
head -3 文件路径 # 查看文件'xx'前3行

tail(查看文件尾部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 查看文件尾部(tail)
## 默认查看文件倒数10行

# 语法结构
tail 选项 文件路径

#常用语法
tail /xx/xxx #查看文件'xx'倒数10行
tail -n 5 /xx/xxx #查看文件'xx'倒数5行
tail -3 /xx/xxx #查看文件'xx'倒数3行
tail -f /xx/xxx #查看文件'xx'倒数10行,并追踪

grep(过滤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# 过滤(grep)

# 语法结构
grep 选项 关键字 文件

# 选项
grep -w 'xx' 文件 # 按单词进行过滤
grep -n 'xx' 文件 # 过滤并标出行号
grep -v 'xx' 文件 # 反选过滤
grep -E 'xx|yy' 文件 # 同时过滤两个关键词
grep -i 'xx' 文件 # 过滤且不区分大小写
grep -o 'xx' 文件 # 过滤且仅显示过滤内容
grep -c 'xx' 文件 # 统计匹配的行数
grep -A1 'xx' 文件 # 过滤并显示下面一行
grep -B1 'xx' 文件 # 过滤并显示上面一行
grep -C1 'xx' 文件 # 过滤并显示上下一行

# PS:
grep '^xx' 文件 # 在'xxx'中过滤出以'xx'为首的行
grep 'xx$' 文件 # 在'xxx'中过滤出以'xx'结尾的行
grep '.*' 文件 # 在'xxx'中过滤出所有内容

|(管道符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# 管道符(|)
# 将管道符左边'标准输出'交给管道符右边的'标准输入'处理

# 语法结构
命令 | 命令

#常用语法
标准输出 往终端外输出 (能看到终端上显示内容)
标准输入 往终端内输入

# Linux三剑客

`grep`
`awk`
`sed`

文件上传和下载命令

lrz&sz(上传和下载)

1
2
3
4
5
6
7
8
# 上传(rz) 下载(sz)

# 需先安装工具:
yum install -y lrzsz

#常用语法
rz 文件 # 文件上传,可直接拖入
sz 文件 # 文件下载,可直接下载到指定路径

wget(下载)

1
2
3
4
5
6
7
# 下载(wget)

# 需先安装工具:
yum install -y wget

wget url # 通过url链接下载
wget url -P 路径 # 指定文件存放的路径

字符处理命令

sort(排序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 排序(sort)

# 语法结构
sort 选项 文件
sort -t '指定分隔符' -k分割区域数字 -nr 文件

#常用语法
-t 'x' 文件 # 指定'x'为分隔符
-n 文件 # 按数字进行排列
-r 文件 # 按降序排列
-k 'x' 文件 # 指定'x'分割区域进行排列

uniq(去重)

1
2
3
4
5
6
7
8
# 去重(uniq)
# 如果文件中有多行完全相同的内容, 需要删除重复的行,同时要统计出完全相同的行出现的总次数, 那么就可以使用uniq命令解决这个问题(必须配合sort使用)

# 语法结构
uniq 参数
#常用语法
sort xxx.txt|uniq # 在'xxx'中去除重复行
sort xxx.txt|uniq -c # 在'xxx'中去除重复行并统计行数

cut(截取)

1
2
3
4
5
6
7
8
9
10
# 截取(cut)

# 语法结构
cut 选项 文件
cut -d '指定分隔符' -f x,x 文件|cut -c n-n

# 常用语法
-d 'x' # 指定分隔符
-f x,x # 选择分割区域
-c n-n # 按照字节单位截取

tr(临时替换)

1
2
3
4
5
# 临时替换(tr)
#原内容的字节位数必须和新内容的字节位数一致

# 语法结构
tr '原内容' '新内容' 参数

wc(统计)

1
2
3
4
5
6
7
8
9
# 统计(wc)

# 语法结构
wc 选项 文件

#常用语法
wc -l 文件 # 统计行数 line
wc -w 文件 # 统计单词数 world
wc -c 文件 # 统计字节数

awk(过滤列)

1
2
3
4
5
6
7
8
9
# 过滤列(awk)

# 语法结构
awk 选项 'NR==n{print $n}' 文件

# 常用语法
awk '{print $n}' # 指定列
awk -F # 指定分割符号(默认以空格为分隔符)
awk 'NR==n' # 取行

文件属性

1
2
3
4
5
6
7
-			# 普通文件(命令、文件)
d # 目录
l # 链接文件(指向性文件,类似于快捷方式)
b # 储存设备文件(块儿文件)
c # 设备文件(打印机、终端)
s # socket安全套接字文件,进程间通讯
p # 管道文件

vim的四种模式

命令模式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# 光标跳转
gg # 将光标跳转到第一行行首
G # 将光标跳转到最后一行
`N`gg # 将光标跳转至对应行数 N
$ # 切换光标值所在行的 行末
^ # 切换光标值所在行的 文本行首
0 # 切换光标值所在行的 行首

# 翻页(了解即可)
Ctrl +f # 向下翻阅
Ctrl +b # 向上翻阅

# 复制
yy # 复制(会把光标所在的一整行内容都复制进去)
nyy/yny # 复制多行内容,光标所在行及以下行数内容 n代表数字

# 剪切
dd # 将光标所在行的一整行都剪切
ndd/dnd # 剪切多行内容,光标所在行及以下行数内容 n代表数字
x # 剪切光标所在处的 一个字符
X # 剪切光标所在处的 前一个字符

# 删除
dG # 删除光标所在行至文本结尾
D # 删除光标所在位置至当前行末

# 粘贴
p(小写) # 将内容粘贴至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(若复制/剪切了非一行字符则粘贴至光标后)
P(大写) # 将内容粘贴至光标所在行的上一行(若复制/剪切了非一行字符则粘贴至光标前)

# 替换
r # 替换光标所在的字符(只能替换一个)
R # 替换光标所在之后的一行内容(按ESC)

# 撤销
u # 撤销
ctrl + r # 恢复撤销内容

编辑模式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# 进入编辑模式的提示符:
-- INSERT --
# 进入编辑模式的指令:
i I o O a A s S
# 各指令的功能:
i # 从当前光标`字符前`进入编辑模式
I # 从当前光标`所在行的文本行首`进入编辑模式
a # 从当前光标`字符后`进入编辑模式
A # 从当前光标`所在行的行末`进入编辑模式
o(小写) # 从光标`下一行插入`并进入编辑模式
O(大写) # 从光标`上一行插入`并进入编辑模式
s # 将当前光标`处`的字符删除并进入编辑模式
S # 将当前光标`行`的字符删除并进入编辑模式

# 保存退出
write写入(保存)q:quit (退出)
:w # 仅保存
:w! # 强制保存
:q # 仅退出
:q! # 强制退出
:wq # 保存退出
:wq! # 强制保存退出
:x # 保存退出
:x! # 强制保存退出
ZZ # 保存退出

末行模式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# 行
:n #跳转至对应的行(n=number)

# 搜索
/字符串 #查找指定的内容(字符串=需查找的内容)
n #查找一下个
N #查找上一个
:set nohlsearch #取消搜索模式下的高亮显示
:set hlsearch #恢复搜索模式下的高亮搜索

# 查找和替换
## 语法格式:

:%s#xx#yy#gc
:%s#原内容#替换内容#g

% #匹配所有行
s #查找并替换
g #替换所有匹配到的内容(不加g,每行只替换一个匹配内容)

c #挨个提示,是否要覆盖(不使用)
(y/n/a/q/l/^E/^Y)
y 替换
n 不替换
a 全部替换
q 退出
l 替换一次并退出

# 输出文件
:w! 文件路径 #将当前文件内容输出到另一个文件中 覆盖原文件内容
# 写入文件
:r! 文件路径 #将另一个文件内容写入到当前文件中 不会覆盖源文件内容

# set选项
:set ic # 不区分大小写(需搭配搜索使用)
:set ai # 自动缩进(换行时保留原行缩进)
:set list # 显示制表符(显示tap(^|)和结尾($))
:set nu # 显示行号

# 取消
set no (ic,ai,list,nu)

视图模式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# 进入视图模式的提示符:
-- VISUAL BLOCK --
# 进入视图模式的指令:
ctrl + v 视图模式

# 注释整个文件
ctrl +v # 进入视图模式(下方出现提示符:-- VISUAL BLOCK --)
G # 移至最后一行
I # 从当前光标`所在行的行首`进入编辑模式
# # 在行首输入'#'
ESC # 退出编辑模式
ESC # 退出视图模式

# 批量取消注释
ctrl +v # 进入视图模式(下方出现提示符:-- VISUAL BLOCK --)
G # 移至最后一行
x # 使用剪切命令,剪切光标所在处的 一个字符

vim分割文件

1
2
3
4
5
6
7
# 水平分割
vim -o file1 file2

# 垂直分割
vim -O file1 file2

## ctrl+ww 文件间切换

压缩和打包

压缩格式

格式 Linux命令
.zip zip
.gz gzip
.tar tar
.tar.gz tar.gzip

gzip压缩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# gzip(.gz格式的压缩命令)

# 需提前安装此命令
yum install -y gzip

# 语法结构
gzip 普通文件

# 选项
-r 递归压缩,压缩打包目录下的所有文件,目录不打包
-d 解压
-rd 递归解压,目录下所有压缩包都会解压

# zcat (.gz格式的压缩包查看命令)

#gzip的压缩特性
压缩文件后,源文件消失
只能压缩文件,不能压缩目录
压缩后的压缩包位置在该文件的目录下
使用zcat命令可以看到压缩包里的内容
一个压缩包内只有一个文件
解压后压缩包消失,仅剩源文件

zip命令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# zip(.zip格式的压缩命令)

## 需提前安装此命令
yum install -y zip

## 语法结构
zip 压缩包命名 文件

## 选项
-r #递归压缩,包括目录下的所有文件


# unzip(.zip格式的解压命令)

## 需提前安装此命令
yum install -y unzip

## 语法结构
unzip 文件

## 选项
-d # 解压到指定目录"unzip 文件 -d 指定目录"
-l # 查看压缩包内容

# zip压缩特性
压缩文件后,源文件还在
可以解压到指定路径
可以压缩文件、目录或指定多个文件
解压后,压缩包不会消失,和源文件同时存在
如果指定解压路径有同名文件,会提示是否覆盖或改名

tar(压缩打包解压通用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# tar(压缩打包解压通用命令)

# 语法结构
tar 选项 文件名

# 选项
c # 归档
x # 解压归档文件
f # 指定压缩包名,后面跟压缩包命名
t # 查看压缩包文件
C # 指定解压路径
X # 排除多个文件 paichu.list.txt(排除多个文件)

z # 使用gz格式打包压缩
j # 使用bz格式打包压缩(需先安装bzip2文件)
J # 使用xz格式打包压缩
v # 显示压缩/解压的过程

# 了解
--hard-dereference 打包硬链接
--exclude 排除指定的文件 (针对单个文件排除)

# 常用语法
压缩:
tar zcf # 将文件压缩成gzip格式(.gz)
tar jcf # 将文件压缩成bzip2格式(.bz)
tar Jcf # 将文件压缩成.xz格式(.xz)

解压:
tar xf # 将多种压缩格式的文件(gzip、bzip2、.xz)解压
tar zxf # 将gzip格式的压缩文件解压
tar jxf # 将bzip2格式的压缩文件解压
tar Jxf # 将.xz格式的压缩文件解压

# 排除多个文件
vim paichu.list

## 语法格式
tar zcf 包命名 -X 排除文件 文件

# tar的压缩特性
可以打包成多个格式
可以针对文件或者目录进行打包
打包后源文件不会消失
解压后压缩包不会消失
同格式的文件压缩和解压要使用对应的命令
可以指定解压到任何路径
可以查看压缩包内容

# PS
tar的选项可以随意组合,但最后一定要跟f
以绝对路径打包时会删除路径前的'/',为避免覆盖源文件,建议去上一级目录用相对路径操作

Find查找

Find动作

1
2
3
4
5
6
7
8
9
# Find动作的作用
当查找到一个文件后, 需要对文件进行如何处理, 默认动作 -print

# 选项
-print # 打印查找到的内容(默认)
-ls # 以长格式显示的方式打印查找到的内容
-delete # 删除查找到的文件(仅能删除空目录)
-ok # 后面跟自定义shell命令(会提示是否操作,标准写法-ok {} \;)
-exec # 后面跟自定义shell命令(不提示是否操作,标准写法-exec {} \;)

按照文件名称查找

1
2
3
# 选项
-name # 严格区分大小写
-iname # 不区分大小写

按照文件类型查找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 选项
-type # 按照文件类型查找,后跟文件类型

## 文件类型
f # 一般文件
d # 目录
s # 安全套接字文件
c # 设备文件
b # 存储设备文件 块儿文件
l # 链接文件
P # 管道文件

按照文件大小查找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 选项
-size #按照文件大小查找,后跟查找文件范围

## 衔接内容
+nM #查找大于nM的文件
-nM #查找小于nM的文件
nM #查找等于nM的文件

# PS
不满4k的文件也占一个blog
一个blog=4k

按照用户查找

1
2
3
4
5
# 选项
-user # 按照用户名查询,后跟用户名
-group # 按照组名查询,后跟组名
-nouser # 按照用户名反选查询,后跟用户名
-nogroup # 按照组名反选查询,后跟用户名

按照文件时间查找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# 选项
-atime # 按照文件访问时间查找
-mtime # 按照文件创建、修改时间查找
-ctime # 按照文件属性修改时间查找

## 衔接内容
num # 查找第n天的文件(不包含今天)
+num # 查找第n天之前的文件(不包含今天)
-num # 查找最近n天的文件

# PS
star 1.txt # 查看文件时间

按照权限查找

1
2
3
4
5
6
7
# 选项
-perm # 权限查找

## 衔接内容
number # 权限位数字
-number # 小模糊查找(查找三个权限位都含有对应权限的文件)
+number # 大模糊查找(查找三个权限位满足其一权限的文件)

深度查找

1
2
3
4
5
# 选项
-maxdepth #深度查找

## 衔接内容
number #根据number查找对应几级目录

Centos7 systemctl(服务运行管理命令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# systemctl(服务运行管理命令)

systemctl get-default # 查看当前默认运行级别
systemctl set-default multi-user.target # 设置允许级别为multi-user(runlevel 3级别)
systemctl start # 启动服务
systemctl stop # 停止服务
systemctl restart # 重启服务
systemctl reload # 重新加载不重启服务
systemctl disable # 取消开机自启
systemctl enable # 启动开机自启
systemctl list-unit-files # 查看各个级别下服务的启动与禁用
systemctl is-enabled crond.service # 查看特定服务是否为开机自启动
systemctl 26 daemon-reload # 创建新服务文件或者变更设置